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九)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党支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一章

 4月8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党支部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一章,支部书记吴俊同志领学,强调全体党员要入脑入心,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通过仔细研读第一章的6节内容,支部同志们纷纷发表学习感言。

张笑: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深刻感受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走过最开始的曲折道路,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了民族的复兴。

范伟:觉得党史学习非常必要,因为之前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不是特别熟悉,通过此次学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各种力量的艰难探索,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

陈思淼:虽然以前接触过党史相关的历史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知识变得模糊,而且,我们虽然在和平年代,但是不能忘本,我们应该本着不忘初心的态度来学习中国共产党史,审视自我。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新式,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

潘梦阳:通过本次学习,学习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全部过程,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经历了艰苦奋斗,艰难历程,感受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深刻意义。

郭晓寒:今天党史学习印象最深的是100年前的中国,在以“五四运动”为高峰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革命先驱们能在众多思潮与意识形态中选择并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回过头看这是历史的必然,从而影响并促成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黄晓蕾: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注入了新的世界观因素的结果。“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在《兴中会宣言》中最早提出来的。可以说,中国自此之后的一切革命斗争,无一不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无一不是受它的催动和鼓舞。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五四精神概括为三点,即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追寻时代潮流的科学民主精神。

田翔: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这一章内容,我深深的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用无数先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尤其像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仅在38岁就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因此,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先烈、继续前行。

赵斯琦:首先,马克思主义的降临给我们党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在乱世之下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一路坚持不懈、披荆斩棘,不仅要对抗外来侵略、还要与国内的各个派别进行斗争,要同时解决内外部矛盾,在四面楚歌中、在夹缝中不仅生存了下来,还能迅速的发展壮大下去。第二点,党的革命斗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不断地试错、面对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后,积累了更多的智慧。第三点,思想对于人民群众行动的引领和带动是十分重要的。

周耀虎:通过党史学习,对中共创建初期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是第29页,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励和支持,不断制造反共事件。共产党员陈赞贤斩钉截铁的说“头可断,血可流,解散工会的字我不签!”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牺牲。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到震撼,深感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

孙晓:通过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一章,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程,对中国近代史印象深刻。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先期探索,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经历了多次的侵略战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孙煜: 学习了党史的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做出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贡献感到无比的震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的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实践证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是本次学习的意义之一。

最后,支部书记吴俊发表感想并作总结,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不能忘本,我们应该本着不忘初心的态度来学习中国共产党史,审视自我。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很多道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先期探索,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