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冠军班党支部:“一二三”工作法
时间:2022-09-13 来源:作者:
一、背景起因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体育大学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开办研究生“冠军班”的高等院校,可免试招收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冠军教练攻读体育学硕士、博士学位。“冠军班”学生因多数承担着备战、服务奥运会的重要任务,学生党员流动性强,党组织关系需随学习、备战任务等进行转接。因此,本着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组织生活、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原则,组建了由教师、管理人员和“冠军班”学生共同组成的师生联合党支部。党支部紧扣“冠军班”群体特点,突出“冠军班”群体优势,创新党支部一个引领、双轮驱动、三个抓手的“一二三”工作法,始终坚持抓规范、树标杆、做表率、创品牌,充分发挥了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的重要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
二、主要做法
(一)一个引领:冠军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党支部充分发掘冠军班党员自身带有的冠军属性、体育精神等教育元素,提炼并树立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不断打造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超越自我、永不放弃”为核心的“冠军精神”。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研究生冠军班重要回信精神。制定《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党支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活动方案》,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引导支部党员结合自身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冠军精神。二是打造“冠军讲思政课”特色品牌。积极推进一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走进思政课堂,分享体育故事和体育精神,推动“讲体育”与“讲道德”相结合、“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用冠军精神教育引导党员。三是持续举办“冠军大讲堂”。邀请多名奥运冠军担任主讲嘉宾,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师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训练中攻坚克难的案例,“让冠军讲冠军的故事”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二)双轮驱动:赛场内外永葆先进本色
党支部结合自身特点,一方面厚植冠军班党员爱国情怀,以冠军班学生在国际赛场上奋勇拼搏、争金夺银、为国争光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引导冠军班党员不断“传递更多正能量”,充分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组织、宣传、凝聚群众的重要作用。因此,支部以问题为导向、化特点为优势,提出“以体育实践与社会服务双轮驱动支部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紧扣体育事业主战场。坚守“为国争光”的初心,践行“为体育强国多做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的使命,在各个项目中共获得14张东京奥运会入场券。二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组织社会实践团,到山西阳泉、贵州遵义、吉林舒兰等地区支教,到山西繁峙、代县等地区开展体育专项扶贫,在支教、扶贫、疫情防控、全民健身推广等方面持续做出积极贡献。
(三)三个抓手:整合资源强化三重保障
党支部以党建创新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用好“线上线下”平台、抓好“专兼职”教育队伍、打通“校内外”协同资源,三重保障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创新多平台教育管理方式。因冠军班学生党员需频繁辗转于各类国际赛场和校园,为了规范化开展组织生活,支部结合实际采取“横向联合”与“纵向传承”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设置党小组,即横向根据学生所从事运动项目的类型设置党小组,纵向将冠军班学员按年级设置党小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党建”平台作用,用好党员E先锋、“学习强国”,不断提高支部活动的吸引力、趣味性、互动性,有效保证冠军班党员在训练、比赛、就读期间能够高效参加所在党小组的学习、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活动。二是积极组建专兼职队伍。选优配强党支部工作力量,冠军班党支部书记由研究生院院长担任,同时,立足冠军班学生党员理论学习能力有待加强的情况,选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生担任党建指导教师和助理等。三是加强校内外资源协同。与校内外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等,与高校、事业单位、体育组织等共享资源,通力协作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成效。
三、成效启示
支部想方设法引导、挖掘并积极为党员创造投身竞技体育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平台与机会,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以体育的拼搏奋斗精神、冠军的追求卓越精神感染人心、点燃斗志,教育引导党员真正做到将“冠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党员先进性,争当传递正能量的示范典型。
围绕“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党支部深刻认识到体育精神与冠军精神在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冠军党员蕴含的体育育人元素和思想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超越自我、永不放弃”的“冠军精神”为核心,打造“冠军讲思政课”“冠军大讲堂”等党建工作特色品牌。邀请奥运冠军现场授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极大增强了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冠军大讲堂”已成功举办6期,活动采用线上演讲、多地共享的方式进行。首次开播观看人数达到12万人次,在传播奥运精神、冠军精神、推广全民健身等方面持续做出积极贡献,“冠军精神育人”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并获首都大学生思政工作实效奖优秀奖。